2022年全區教育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各級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錨定“教育興”促“西興”發展思路,聚焦“十項提升工作”,全力推進教育強區提升行動,高質高效完成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兩年展形象”目標任務,努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
1.學習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作為黨組會第一議題,把黨的創新理論作為各級黨組織學習培訓的重要內容、黨務干部業務培訓的常規內容。全力做好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和學習宣傳貫徹工作,開展“立德樹人,培根鑄魂”主題實踐活動,匯聚形成教育系統師生喜迎盛會的濃厚氛圍。繼續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深入推進黨史和創新理論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不斷增強信從力、踐行力。
2.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快貫徹落實《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意見(試行)》,把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重要內容,持續做好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確保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落地落實。加強民辦學校黨的領導,推動黨建有關要求進學校章程。落實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實施精準考核,完善績效考評辦法,著力打造政治過硬、素質過硬、作風過硬的干部教師隊伍。
3.加強思想建設,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貫徹落實《槐蔭區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實施細則》,推動意識形態各項制度機制落地。持續做好防范和抵御宗教邪教向學校傳教滲透工作。完善意識形態日常監管和定期調度制度,守好校園思想文化陣地。充分發揮槐蔭教育融媒體平臺作用,利用各級各類媒體、官方微信公眾號,深入挖掘、及時跟蹤報道教育系統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講好槐蔭教育故事。
4.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黨支部。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實施黨支部建設規范提升行動作為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壓實主體責任、強化督查指導、加強典型帶動等方式,推動黨支部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5.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深化全面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清單,強化責任追究。緊盯關鍵領域、關鍵環節和關鍵人員,強化重點崗位廉潔風險防控,牢牢把握特殊時期和敏感問題,持續加強重大節假日和關鍵時間節點的監督檢查,對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等違規違紀行為從嚴處理。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肅查處履責不力和違紀違規行為,開展形式多樣的警示教育,一體推動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二、全力以赴落實好“十項提升工作”,力求實現新突破
6.提升黨建工作水平,擦亮黨建特色品牌。持續抓好黨建品牌創建工作,深化“老品牌”,提升16所省、市、區級黨建品牌“示范?!薄芭嘤!笔痉兑I作用;挖掘“新品牌”,指導理工學校、經七一小、張莊小學等單位做好黨建品牌創建工作。出臺《槐蔭區黨員名師工作室管理暫行辦法》,打造一批“黨員名師工作室”品牌。建好濟南理工學?!靶侨箭R魯 見字如面”沉浸式紅色教育黨建陣地,充分發揮陣地教育作用。
7.提升教育設施建設水平,夯實教育發展基礎。建成5所中小學、幼兒園,推進泉新學校等9個項目及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建設,實施二十中學、二十六中學、實驗學校、槐蔭中學、古城中學、興濟中學、禮樂中學、營市東街小學、緯十路小學、閆千戶小學、大金小學等11所學校校園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進一步完善教學場所軟硬件設施。
8.提升辦學水平,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做好3所新建合作校建設工作,著力打造高品質學校。依托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學會等優質資源,持續推進“區域推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戰略合作”項目、“雙優工程”項目,視疫情情況召開基于學校綜合治理的教育質量提升研討會暨濟南市槐蔭區“雙優”項目階段性成果展示現場會。做好第二批市級“三類學?!毙聝瀸W校立項培育校建設工作,評選區級優質品牌學校。辦好特殊教育,爭創全省隨班就讀示范區。積極打造省級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提高社會服務能力。
9.提升辦園品質,彰顯辦園特色。做好10所新建合作園建設工作,著力打造高品質幼兒園。在鞏固公辦園占比率、普惠率等實際考核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比率。以玉清湖街道辦事處為試點,探索鼓勵村委利用閑置房舍舉辦公辦幼兒園的路子,增加公辦教育資源,滿足農村孩子入園需求。建強10個幼教集團,新成立3個幼教集團,適時召開集團化辦園經驗研討會。以37所品格教育示范園為引領,新建5所品格教育示范園。開展“學前教育管理規范年”活動,進一步規范辦園行為。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全面提升幼兒園治理水平。探索民辦幼兒園星級評價管理模式,引導民辦幼兒園提升辦園水平。持續做好無證園整治工作,促進學前教育健康有序發展。
10.提升與山東師范大學的合作水平,打造教育綜合示范區。深入貫徹落實《山東師范大學與濟南市槐蔭區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山東師范大學共建“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基礎教育國際化建設合作區”。落實省市《關于加快推進全省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濟南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精神,依托山東省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心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提升工程”,打造全國首個“3H校園欺凌科學防治實驗區”。以科研副校長項目為依托,提升槐蔭區精品教科研水平,重點推進“雙減”政策實施下槐蔭區兒童身體素養的智能化測評體系構建科研項目,打造兒童身體素養智能化測評體系先行區。依托山東師范大學雄厚的基礎教育資源,持續推動山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槐蔭協作體加強聯合教研、家校共育合作。發揮山師附中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引領與配置效益,積極探索小初高一體化育人新模式,為打造區域教育人才培養示范高地探索經驗。
11.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變教師資源為能源。以“雙名”建設工程為引領,以“青藍工程”為基礎,以涵養師德、專業化成長為目標,面向全體教師,建立系統化、專業化教師培訓體系。完成第四期“雙名”考核工作,啟動第五期“雙名”人選選拔和培養工作。發揮名校長工作室輻射帶動作用,在原有3個名校長工作室基礎上,新成立4個名校長工作室,適時舉辦名校長工作室論壇活動。發揮名師工作室示范引領作用,高質量推進31個名師工作室建設。舉辦第五屆班主任素質大賽決賽。評選第二屆初中特色教師。抓好人才引進工作,通過爭取并出臺相關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來我區任職、任教。提前謀劃,采取多種方式,做好2022年教師招聘工作,滿足教育教學需求。啟動第五輪教育系統專業技術崗位職稱聘任工作。
12.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完成家庭教育指導師全員培訓工作,構建家庭教育人才梯隊,對家庭教育進行有效指導。利用網絡資源,對家長加強線上家庭教育知識培訓及指導。
13.提升監管水平,做好“雙減”背景下的校外培訓機構綜合治理工作。在做好日常監管工作的基礎上,深入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嚴格落實“雙減”政策。聯合相關部門,做好全省校外培訓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督促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認真落實《關于濟南市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的通知(試行)》要求,嚴格執行市政府指導價。濟南市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服務平臺建成后,指導所有校外培訓機構,全部納入平臺管理。
14.提升教育科研水平,適應信息時代教育需求。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進一步提升學??蒲蓄I導力,讓科研興校、科研興教成為學校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教師要積極參與教育科研活動,向教科研要質量,把教育教學中需緊迫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作為教學改革的課題加以研究,凝練成教育教學成果,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修訂槐蔭區《課題管理辦法》,出臺《教育科研獎勵辦法》、《教育科研評估與測量標準》,激發教科研內生動力;完成“十四五”區教育科學研究學術委員會學術秘書及首批學術委員聘任工作;加強學??蒲袌F隊建設,全面提升學校教科研水平。
15.提升服務水平,增強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以“五項管理”為抓手促“雙減”工作落地,通過“八個加強”(加強教學鏈條管理、加強作業總量控制、加強作業設計評價、加強學科統籌協調、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加強教師專業發展、加強學業質量監測、加強管理制度保障),實現“一校一案” 落地實施;結合區域實際情況與課后服務實效經驗,啟動課后服務提質增效“四個一百”工程(培養“百變教師”、開設“百項課程”、建立“百個陣地”、啟動“百個項目”),適時舉辦課后延時服務現場交流會。進一步完善招生平臺建設,在已實現借助共享大數據審核報名材料的基礎上,實現義務教育手機移動端學生報名,進一步便捷家長。在鞏固四個100%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為全區學校(幼兒園)配備高標準、高素質的安保人員及消防控制室專職人員;加強安全教育和演練,規范接送學生車輛服務管理工作;抓住關鍵時期、重點部位、關鍵環節,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和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聯合相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對區域內所轄學校進行聯防聯控,確保校園周邊環境安全穩定。扎實做好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確保師生生命健康。
三、抓實抓好“九項常規工作”,力求打造新亮點
16.落實“五育”并舉,培育時代新人。構建義務教育“綠色評價”體系,引領學生全面發展。開展“大中小貫通、理論和實踐貫通”雙貫通系列活動,發揮思政課鑄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深入實施生活德育“家庭三個踐行”行動,適時舉辦全區層面的成果研討和分享展示活動。圍繞立德樹人目標,舉辦“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槐蔭區中小學生公益微視頻征集大賽、“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中小學首屆“五月的鮮花”合唱比賽、“垃圾也瘋狂”時尚服裝創意展示、“方寸世界蘊書情”書簽設計大賽、“學禮儀 講禮儀”情景劇表演大賽、“古典詩詞歌曲演唱大賽”“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辯論賽”等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大力開展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繼續舉辦面向全體學生的“陽光體育運動”班級聯賽。加強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增強美育熏陶,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程。舉辦中小學(班級)文化藝術節比賽、中小學生硬筆書法大賽、“希望之星”才藝大賽、“我給槐蔭寫首歌”歌謠歌詞創作比賽、中小學師生楹聯書法作品比賽等美育活動。大力開展公益性青少年科普活動,提升全區科技教育水平,打造科技教育特色品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檢測、咨詢服務網絡,實現網絡(心理測評)篩查常規化。
17.加強教研工作,發揮專業支撐作用。落實上級相關政策,完成教研員崗位貫通工作;建強教研員隊伍,對教研員開展高質量培訓;鼓勵教研員開展課題研究,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學指導水平;加大教研員下校力度,為學校提供精準教研服務。小學學段,以“品牌引領月”系列活動為載體,創建一批有特色、有深度、有亮點的品牌教研組,打造一批教研有亮點、辦學有特色的教研特色學校。初中學段,深入開展“我的教學名片”展示活動,打造特色教學品牌和教研品牌。
18.加強教育督導,推動工作落實。完成第四屆督學換屆和督學責任區重新劃分工作。開展2022年度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工作。調整督導評估思路,優化完善評估方式和評估手段,提升綜合督導評估質效。組織全區20所中小學參加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
19.加強法治建設,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推進教育政務公開,促進教育管理透明化、規范化。依法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維護師生合法權益。抓好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提升其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健全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制度,配齊配強中小學法治副校長,每學期至少邀請法治副校長作專題講座或報告1次。結合“法律進校園”工作,以全國法制宣傳日、全國安全教育日、國家憲法日等為時間節點,利用晨會、班隊會、升旗儀式等載體,面向廣大師生廣泛開展普法教育,營造學法用法濃厚氛圍。
20.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開展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深度應用展示活動,形成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應用典型案例。選取有條件的學校,推進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探索實施個性化教與學,梳理錘煉智慧教育應用典型案例,推薦3-5所學校參加市智慧校園示范校評選。組織“槐蔭區教育教學信息化評選活動”,擇優推薦參加市級交流展示活動。組織并指導育園學校教師參加市特殊教育學校教育信息化優質課評選。開展教育信息化應用培訓,提升教師教育信息化素養。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對校長及管理者開展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培訓。開展教育信息化應用調研與服務,協助學校發現應用點,推進教育信息化賦能課堂教學、課后服務、作業及評價,支撐教育高質量發展。開展學生信息素養提升活動。落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健全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開展網絡安全教育,組織網絡安全培訓,提高師生網絡安全意識。
21.提升社區教育水平,滿足居民文化需求。繼續實施共建社區教育工程,豐富專兼職社區教育專家師資庫,入庫人員達到50人;面向社區老年居民提供30門社區教育課程,培訓總人次達到5000人次。聯合區婦聯、區文旅局等單位,推進實施全國終身學習發展共同體項目,適時舉辦全國性成果交流活動。
22.加強語言文字工作,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水平和質量。完成26所中小學、幼兒園語言文字達標建設驗收任務,從已達標驗收通過的220所中抽取11所,以“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方式進行“回頭看”。實施“童語同音·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組織400余名普通話水平未達標的幼兒教師進行普通話水平達標測試,鼓勵700余名普通話水平未達標的保育員進行普通話水平達標測試。配合市語委辦,選取1所小學,在1-2年級開展書法助學試點活動。推薦優秀語文、書法教師,參加市語委辦開展的規范書寫理論、技能培訓和研討交流活動。組織師生參加全市第二屆規范書寫漢字比賽活動、第四屆中華經典“誦寫講”系列比賽活動。舉辦第25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協助市語委辦,開展好普通話測試社會服務工作。
23.加強和改進招生考試工作,提升工作質量。圍繞健全安全體系、完善管理制度、嚴格考試管理、加強隊伍建設、強化條件保障、提高督查實效等內容,開展教育考試安全工作專項整治。嚴格報名條件審核,把好考試報名入口關。推行招考委聯席會議制度和集中聯合辦公制度,做好兩級培訓,強化考試管理與考務規范。做好初中學考英語口語人機對話機房設置、日常練習、考試組織等相關工作,確保英語口語考試順利完成。加大資金投入,改造區級保密室,新建3個、改擴建1個區標準化考點,為全區每個考點配備對講機10臺、保密柜2個。承擔中考任務的學校實現安檢外包,由具有安檢資質的公司對考生進行安檢。建立標準化考點獎勵機制,將招考工作考核納入全局年度綜合考核。配齊區招生考試中心班子及內設機構干部,配足工作人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的招生考試工作,升級改造陳舊防疫設備,為區招生考試中心配備人像采集測溫設備,為承擔中考任務的考點配備測溫大通道。
24.加強機關建設,提高工作效能。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作風紀律建設為抓手,全面加強和改進機關工作,全面提升機關工作效能和服務水平。加強保密工作,筑牢保密工作防線。落實上級相關要求,積極創建無煙機關和節約機關。扎實做好群團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文明典范城市創建、政府采購、財務審計、校服監管、熱線辦理和信訪舉報受理等工作,為實現槐蔭教育“兩年展形象”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中共槐蔭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
槐蔭區教育和體育局
2022年3月28日
槐蔭區教育和體育局(區委教育工委)2022年工作要點.pdf